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关注 >  > 正文
​泉州:以侨批为桥 打侨牌聚侨心 简讯
来源:泉州网  时间:2023-06-19 18:42:08
字号:

□泉州网记者 朱远娥 通讯员 郭喜忠

日前,“侨批·乡愁”水墨漫画展在中国著名侨乡——泉州侨批馆开展,29幅水墨漫画主题的侨批,勾勒出特色鲜明的侨乡记忆,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侨批”纸短,家国情长。2013年,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世界记忆名录》,今年恰满十周年。悠悠十载岁月,著名侨乡泉州已经形成了档案部门主导、民间广泛参与的1+8展示展览网格布局。在“侨批+”品牌打造中,泉州以侨批为“桥”,打侨牌、聚侨心,走出了一条独特的“活化”之路。

侨批“活化”聚点成网

在著名侨乡泉州,“十户人家九户侨”。泉州拥有海外华侨华人950多万,在全国25个设区市重点侨乡中位居第一。侨批,是海外华人华侨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,保留着侨乡最本真的生活印记。

在泉州古城核心区,始建于1921年的著名华侨陈光纯的故居洋楼,就是泉州侨批馆所在地。2021年10月,泉州市档案部门建成全省首个“侨批展示基地”——泉州侨批馆,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声名远播。

“开馆大概半年左右的时间,泉州侨批馆就火起来了,现在已经成为中山路的网红打卡点。做这个馆,我们工作人员都很有成就感。”泉州市档案局局长、档案馆馆长廖晓凌说。

图为福建首个侨批主题广场在泉州市永春县建成揭牌

泉州侨批馆建成运营后,泉州侨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迈上了新台阶。今年来,泉州市档案局、市档案馆推动国家级重点档案专题保护开发项目——泉州侨批档案展览展示“1+8”网络布局,其中“1”围绕泉州古城的泉州侨批馆为中心进行网络布局,“8”是在泉州市现有的晋江梧林侨批馆、晋江五店市侨批馆、南安梅山侨批馆、永春石鼓镇侨批分馆的基础上,再建4个主题鲜明、定位互为补充的的侨批分馆。

其中,包含泉州古城通政巷14号侨批沉浸式体验空间;洛江区万安华侨故居中侨批与南音、洛阳桥“三世遗”融合的旅游“打卡点”;南安市蓬华融合中国传统村落、侨村元素的侨批分馆;以及永春县湖洋镇“侨批+农文旅”的侨批分馆。

据了解,市中心及重点侨县侨乡侨村“1+8”侨批展示网络布局,预计8月前完成。打好侨牌,做好品牌,有了侨批馆阵地以后,泉州侨批馆的主题活动不断,泉州侨批馆搭建起了“活化”的侨批记忆空间,以侨批为“桥”,让游客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收获侨乡的别样风情。

侨批“出海”久久为功

今年,恰逢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世界记忆名录》十周年。在泉州这个著名的侨乡,侨批记忆作为维系华侨亲情和经济的双重纽带,在新时代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中,又书写了“打侨牌聚侨心”的新故事。

今年,泉州档案部门正在积极筹办“跨山越海两地情”菲律宾主题侨批展,作为世界闽南文化节活动项目将赴菲律宾展出。这不只是侨批“出海”的一次尝试,更是侨批记忆的一次“回归”。

泉州市档案局局长、档案馆馆长廖晓凌表示:“开展侨批出国交流展览活动,旨在凝聚侨心、发挥侨力、汇聚侨智,深度参与‘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’专项行动。”

图为印尼—中国泉州侨批文化交流论坛上的侨批工作交流研讨

在此之前,泉州市档案局、档案馆已面向全球华人举办两届“世界记忆遗产・侨批”主题文学创作大赛,参与开展“华裔青少年侨批文化特色夏令营”“菲律宾·中国福建(泉州)电视周”“印尼—中国泉州侨批文化交流论坛”等活动。

拳拳赤子心,殷殷桑梓情,秉持久久为功的初心,泉州侨批品牌在海外的影响力日渐增长,成为汇聚海外华侨的一股“心”力量。

近年来,在侨批的“活化”保护、开发和展示展览中,泉州档案部门还通过“泉州文化云”平台、泉州精品旅游线路等展示侨批馆,相继推出侨批馆主题宣传片、歌曲、MV和茶具、雨伞、文化衫等创意作品,逐渐形成了“侨批+”品牌特色,让侨批记忆融入世遗城市,更融入人们日常的生活当中。

“侨批+”品牌特色

泉州侨批时间跨度长达百年

截至目前,泉州市档案馆馆藏侨批原件4400多份,电子扫描件3.1万多份。最早为1893年,最迟为1992年,时间跨度近百年。

开展侨批档案工作之初,大部分侨批散落在民间。自2008年以来,泉州市档案馆便致力于对侨批的征集、保护、研究和开发。2013年,侨批档案201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世界记忆名录》,侨批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迎来“分水岭”。

泉州档案馆工作人员、泉州侨批馆讲解组组长林燕滨,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,她的外公也是一名马来西亚的归国华侨。长期致力于做好档案特别是侨批档案的接收、征集、宣传等工作,侨眷子女身份的她对侨批有着很深的感情。2019年,她将外公珍藏的32封侨批、侨信无偿捐给档案馆。如今,这些侨批侨信已成为泉州侨批馆的珍藏,定期向公众展出。

像林燕滨这样主动捐出侨批的侨眷不计其数。自2008年以来,侨批“抢救性”的保护工作获得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。泉州侨批最大的特点就是“家族式收存”,即以反映家族或家庭为单位的侨批。

在泉州档案馆内,馆藏有许书琏家族寄往菲律宾的334封“回批”和74封正批,时间跨度为1912年到1947年,涉及亲人关系有父子、祖孙、夫妻、姐弟、翁婿以及乡亲好友等等。

泉州华侨博物馆馆员刘伯孳先生,从事东南亚华侨华人文化研究和侨批研究至今已经有20年。他介绍,泉州侨批的来源地主要分布在菲律宾、印尼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新加坡、泰国、越南等东南亚各国,侨批的接收地在泉州所属的各县(市、区)均有涉及。

“泉州侨批几乎覆盖了东南亚所有国家,其中以菲律宾最为突出,占全市现有侨批量的六成,数量非常可观。这些侨批成为我们观察侨乡生活的最直接的例证。”侨批展现的不只是华侨亲人对家乡的眷念,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更有泉州现代产业发展的“根”与“脉络”。

标签: